- 陈星池;吴晓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要关口,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也加大了我国受到APT攻击的风险。本文阐述了APT攻击的概念、过程和特点,并且从地域、受攻击领域和攻击手段三个维度来分析当前我国面临APT攻击形势,最后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希望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起到参考与借鉴作用。
2022年12期 No.26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 刘丛睿;汤艳君;
匿名网络站点的监测方式与传统手段不同,电子数据存储状态复杂且表现形式多样。将Tor匿名通信系统、网络爬虫技术、页面搜索算法以及电子数据完整性校验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监测暗网站点、搜索引擎,收集长期活跃的有效域名,对匿名违法网站进行提取固定,将结果进行完整性校验,以及对匿名网络商城数据进行监测并可视化呈现。
2022年12期 No.264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 曾彬;王雷;文吉刚;
海量终端的多样接入方式,使得传统网络边界安全防护手段面临冲击,如何保证异构接入终端的实时可见和全程可控,是业界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研究如何提升终端行为的检测能力,事件风险的判定能力,数据融合的有效性以及评估体系的适应性、完整性、可扩展性。基于多维分析匹配数据,结合行为分析、异常分析与场景模型建立,构建接入终端综合风险监控体系,实现风险行为的精准判定与有效管控。
2022年12期 No.264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 刘洋;李相国;连良秀;
本文基于2021年版《安全生产法》提出基于AIOT的安全生产监管平台,融合物联感知+AI智能预警+知识图谱分析,以“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物联及智能预警”为核心功能,实现对各级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本文介绍了安全生产监管平台的核心技术,包括融合区块链的物联感知、AI智能预警、知识图谱等关键技术。
2022年12期 No.26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 刘志强;
在信息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极大提升了信息获取、应用与交互的便利性,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也使得计算机网络在实际的应用中面临着较多的安全风险,一旦计算机网络遭受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的袭击,很容易造成网络瘫痪、信息数据丢失等问题,给用户造成较大的损失。针对网络安全问题,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不断提高网络安全等级,定期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更新和维护,采用先进的技术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减少网络安全风险;此外,技术人员还应当做好网络安全测试,及时发现计算机网络运行中的漏洞,加强网络安全评估,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安全防护与安全测试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No.264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 魏玉峰;杭肖;
XML外部实体(XML External Entity,以下简称XXE)攻击是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的一种注入攻击方法,可能导致多种的较为严重的后果。本文通过对XXE原理的分析,提出针对常见XXE攻击的防范措施。
2022年12期 No.264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 彭中原;蔡增玉;张建伟;
为了提高内容中心网络检测兴趣包泛洪攻击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接入路由和信息的攻击检测方法,考虑突发流和攻击流的区别减少对合法用户的误判。首先通过统计正常网络下用户发送兴趣包的平均速率并进行放大,然后根据攻击者与合法用户发送兴趣包速率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可疑流量,最后通过进一步计算路由器的信息熵来区分突发流与攻击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尽早检测出攻击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合法用户的误判,有效减少兴趣包泛洪攻击对网络带来的影响。
2022年12期 No.264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 叶雯;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势头迅猛,整个互联网拓扑架构也越来越错综复杂,网络安全问题随之日益凸显。蜜网技术用来模拟易受攻击的计算机网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网络攻击对抗机制,在众多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问题中脱颖而出。本文从网络安全防范防御措施及技术理论角度出发,研究复杂的互联网大环境中基于网络安全理论相关的模型,运用到了数种数学、经济学等常规学科来综合分析互联网网络安全问题,其中包括贝叶斯理论和博弈均衡理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贝叶斯纳什博弈均衡理论的蜜网技术的实施过程,全面宏观地研究了互联网网络安全问题,为今后的互联网网络安全模型的建立及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2年12期 No.264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 耿磊;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中。“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提供了诸多便捷服务,同时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利用木马、病毒、DDo S等手段对服务器进行攻击,破坏了用户的网络资源,引发网络安全问题,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应该积极探寻网络安全防御新技术,从而提升网络的安全性。本文就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进行了简单探讨。
2022年12期 No.264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王梓翔;石宇轩;浦天翼;朱希伟;顾海艳;刘晓迁;
现如今数据时代即将来临,政府、企事业,甚至我们个人,会更多地将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随着人们对数字化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先后出现了FAT32文件系统、NTFS(NT File System)文件系统等硬盘的区分格式,以实现对私人电脑文件的有效管理。其中文件系统寻址规则十分重要,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初步探讨FAT32和NTFS文件系统的寻址过程,分别是磁盘引导原理、FAT32文件系统寻址、NTFS文件系统寻址。
2022年12期 No.26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 程雅婷;赵首花;闫育芸;姚雨秋;张敏;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悄然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中。随着网络承载业务的扩大,利用网络攻击而产生的恶意竞争、敲诈勒索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如何有效地分析网站运行的风险,并对各类漏洞进行相应的防护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网站运行存在的漏洞,针对性提出了关于网站运行安全的五点建议,为提升网站运行安全提供相应的参考。
2022年12期 No.264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 张靖琦;
本文从网站安全威胁的演变和政策法律的发展出发,首先阐述了网站安全监管的相关背景,然后分析了当前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网站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难点,最后围绕监管难点提出推动法律制度普及、深入应用场景研究和加强警企协作创新的对策建议,为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监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No.264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李佳文;王锐;
RASP技术凭借自身优势已经逐渐成为了传统Web应用防护手段的强力补充。为了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攻击手段和漏洞利用方式,本文在分析通用漏洞利用检测思路后,利用特征和行为检测相结合的思路,设计并实现了针对Java Web应用的安全防护系统,系统包括上下文信息采集模块、实时攻击判断模块、规则更新模块、白名单管理模块和日志持久化模块等功能模块。通过采用容器化技术搭建包含主流Java Web框架漏洞环境,在真实网络环境中进行了漏洞利用攻击防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有效防御网络攻击,同时对保护的业务服务接口响应时间的影响低于8.04%,对服务器CPU和内存的影响较小,不会影响应用运行的稳定性。
2022年12期 No.264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 盛振威;徐国天;
针对当前恶意域名生成算法检测中存在着域名信息丢失、编码维度高、特征工程工作量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DGA检测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提取域名信息里隐藏的局部特征和上下文关联性特征,采用word2vec词向量嵌入方式,将域名转化为数据矩阵,获取域名信息,降低了因one-hot编码带来的高维度、计算量大问题。对比CNNLSTM模型减少了一定控制参数,计算速率上有明显提升。经实验验证,对于小样本DGA恶意域名数据集而言,本文方法在二元分类及多元分类上可以获取更好分类效果及更高分类准确率。
2022年12期 No.264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 丁邦健;
本文从网络测试IP节点文件配置,测试效率、捕获网络链路连通性故障率等方面设计网络测试程序,选择C#开发环境设计交互界面,实现自动记录网络状态信息,推送故障信息,给出解决措施,网络测试设有持续性和可控性测试模式,采用LINQ to XML记录故障信息,提高自动化测试效率。分析发现以太网络是信号处理系统数据交换的主要接口,也是系统稳定工作的关键物理通道,传统网络链路测试方式不能满足多IP地址同步快速测试管理,无法自动记录分析测试数据,文中设计的网络链路测试程序对提高系统集成测试效率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12期 No.264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 李顺勇;张佳璇;张睿轩;张慧如;
聚类技术在数据挖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图像检索、个性化推荐、活动预测等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隐私保护数据挖掘技术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将隐私保护聚类算法应用在运动员训练数据集,该算法可以根据运动员信息,对运动员的身价进行聚类,提出了RscDP(RandomForest Spectral Clustering Differential Privacy)隐私保护模型。首先运用随机森林筛选特征,得到自变量的重要性排序,选取两个最重要的指标overall(综合评分)和potential(潜力)。然后,计算得到上述指标经过谱聚类的准确率为82.02%,对上述指标添加拉普拉斯噪声后进行谱聚类的准确率为81.23%。通过实证验证了差分隐私保护机制的引入并未对分析结果的可用性产生影响,并且达到了隐私保护的要求。
2022年12期 No.264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 肖锋;刘云鹤;宋腾蛟;李志敏;
本文基于大数据技术挖掘学校积累的业务数据,旨在发现疑似孤独学生与心理异常学生潜在的相关性。根据某高校学生一卡通消费数据定义孤独特征,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学生孤独预警模型,结合心理访谈名单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心理访谈数据构建心理预测模型。对上述两个模型运用决策树算法得出特征指标权重并进行对比。最后对心理预测模型进行孤独特征量化对比,验证孤独量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在预警疑似孤独学生具有较好表现,疑似孤独学生与心理访谈名单中异常学生重合度较高,权重较大的特征指标相似,验证了疑似孤独学生与心理异常学生具有相关性。
2022年12期 No.264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 李伟静;尹鸿峰;付婷婷;范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类电子技术的普及应用,为了提高数据信息存储安全,本文引入区块链技术发挥其不可篡改、分布式存储及去中心化优势,从而解决交易数据信息安全存储不足之处。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经P2P传输技术,可以向各共识节点传输交易数据,在加密技术下可以保证数据信息的传播完整性,经共识机制验证后在区块链内存储交易数据。实现了面向用户层两类交易,转账交易和信息录入交易,在交易生成后即可经网络验证最终写入区块链内,系统还可实时显示用户交易记录。对本次设计的数据存储系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此系统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利用去中心化数据存储机制,有效保障用户交易数据可以安全存储,经系统内各共识节点交易数据同步实现保障机制,具备较高容错性。
2022年12期 No.26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 张皓瑜;吴合力;张雨平;
随着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软件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更应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针对软件项目的更快部署、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减少项目部署的环境配置,Docker容器化技术便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为此,基于Docker容器化技术的实验教学是相关软件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2年12期 No.264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 王冰兰;刘洋;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人类可以普遍应用计算机网络,关于数据处理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变大,所以大数据云计算应运而生,至今,大数据已然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探讨主题便是围绕着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
2022年12期 No.264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 刘沛汐;李鑫;苏伟光;张冬冬;
近年来,各行业、各领域中应用大数据的频率不断增加,大数据渗透能力逐渐增强,其商业价值得到了各领域的认可。在此背景下,保障数据安全尤为必要。为此,应树立全局意识,从不同角度认识和分析大数据在应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治理问题。因此,本文从数据安全治理思路入手,深入分析了数据安全治理技术的整体架构模式,并进一步指出大数据应用中的数据安全治理技术,旨在为提高数据安全性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No.26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 田嘉豪;胡吉祥;
近年来,由于新科技的蓬勃发展,大数据时代也已经来临,黑客们利用个人的技术弱点损害了人民的财物和人身安全的事例也呈现出增多乃至扩散的态势,本篇文章从什么才是社会工程学说起,剖析了社会工程学攻击类型,并给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以期可以引起人们对社会工程学的重视。
2022年12期 No.264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程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的高度经济价值被越来越多企业发掘,数据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据库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而且增删改查的功能也很便利。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方面目前存在非常大的漏洞,给用户的数据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本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有关安全管理技术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技术及具体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对我国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发展与进步带来良好的借鉴意义。
2022年12期 No.264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王东岳;刘浩;
现代人的办公、消费、学习、文娱活动等均离不开计算机,其强大的数据库支撑起越来越多的人的线上活动。然而,人的线上活动在形成轨迹和信息数据后,其安全保障问题也越发突显。鉴于这样的因果联系,计算机数据库入侵检测技术开始介入,并处于持续改进中,以提高计算机数据库的防御机能。文章从对计算机数据库入侵检测技术的理解开始切入,对其技术实施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阐述,继而讨论了如何弥补其技术缺陷以及进行更为有效的应用。
2022年12期 No.264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 王辰灏;
根据报道,2021年11月,中国向新西兰提出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igital Economy Partnership Agreement,以下简称DEPA)的申请,也因此提升了我国学者对DEPA的关注度。只有充分了解DEPA的组织属性、规则体系、跨境数据流动模式等内容,才能预测加入DEPA之后,我国跨境数据流动模式与DEPA跨境数据流动模式的互动关系。
2022年12期 No.264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 王佳伟;
在大数据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公安机关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获得大量数据来为业务决策提供依据,警务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应给予警务数据安全足够的重视。目前,警务数据安全面临的风险包括:警务人员自身重视程度不够、计算机网络存在安全隐患、相关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设存在不足,在此背景下,需要通过提升警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掌握核心算法和技术、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以及完善相关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设等措施,使警务数据的安全得到保障。
2022年12期 No.26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 关雅慧;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产生了数据平台、数据共享等新事物,数据平台在给使用者带去便利的同时,产生了“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进行交易的双方信息存在不对等,政府监管存在滞后性,互联网数据行业尚未形成完整自我约束系统等。“大数据杀熟”典型案例可以了解到“大数据杀熟”行为侵害了消费的隐私权、平等公平交易权以及隐私权。规整数据平台“大数据杀熟”行为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解决经营者与消费者信息不平等的问题,二是完善现行法律中对“大数据杀熟”问题规制,供相关读者参考。
2022年12期 No.264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 王珍;
在当前科技的不断发展下,云计算技术诞生,改变了数据存储的方式。在新时期如果采取传统的存储阵列,无法满足数据存储要求,而云计算下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处理水平高,可靠性强,逐渐备受关注。在本文中,从云计算出发,积极探究了关于分布式存储架构的内容,并经过试验得知,容错技术性能良好,值得应用。
2022年12期 No.264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丁丽娟;
在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贯彻落实的背景下,近年来教育领域已经认识到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大数据+教育”作为基础,大力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此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教师建立了开放式的教育平台,强化了院校的安全管理系数。基于此,本文将大数据时代作为研究背景,围绕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从高职院校智慧校园需求分析、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规划设计、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三个维度展开探究,以期推动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进程。
2022年12期 No.264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 王海亮;梁红;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已经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同时也深切体会到了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主要从管理的角度,以高校数据治理研究为视角,介绍了数据治理的含义及必要性,分析了目前高校在数据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国内高校数据治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No.264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 刘坤峰;刘欣慧;
数字经济时代,文明上网,构建良好网络安全生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大学生有必要接受网络安全素养教育。通过思政课和计算机公共课使大学生初步接受网络安全素养教育。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层次的专门的网络安全素养教育,不断创新网络安全素养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针对危害大学生的网贷、电信诈骗、个人信息泄露、钓鱼邮件等不法行为,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和国家安全日等活动,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教育,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2022年12期 No.264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 史吉光;王淑合;樊振宇;
个体的网络社交偏好是一种认为网络社交更为舒适和安全的倾向,对个体社交活动的情绪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社交观念,降低社交焦虑的产生,从而减少的大学生负性行为,本研究从成人依恋和网络社交偏好的角度出发,探讨他们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在H省某几所高校方便取样,以42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网络社交偏好问卷》、《成人依恋量表》(AAS)、《社交焦虑量表》(IAS)作为研究工具进行研究。使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网络社交偏好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成人依恋和网络社交偏好可以显著负向预测社交焦虑;网络社交偏好可以显著负向预测社交焦虑;大学生网络社交偏好在成人依恋和社交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网络社交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12期 No.264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 姜帆;翟一鸣;
个体的网络社交偏好是一种认为网络社交更为舒适和安全的倾向,对个体的社交活动和个性发展以及负性行为的采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社交观念,从而更好地进行个人发展,减少大学生犯罪行为,本研究从孤独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角度出发,探讨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偏好的影响。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在H省某几所高校进行取样,以42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网络社交偏好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孤独感量表》(UCLA)作为研究工具进行研究。使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大学生孤独感对领悟社会支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孤独感对网络社交偏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在孤独感和网络社交偏好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2022年12期 No.26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 裴立立;
网络营销是21世纪营销发展的趋势,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做到持续关注,同时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各类网络营销活动,有意识地对网络营销安全管理做到有效加强,使得网络营销能够与大学生创业项目深度融合,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成长与发展机遇,将个人价值充分实现。基于此,本文从网络营销概述入手,分析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项目网络营销安全问题,探讨网络营销安全管理重要性,提出发挥网络营销安全管理重要性的科学策略,力求为大学生个性发展带来足够空间,同时也为全社会进步带来有力推动。
2022年12期 No.264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 张彬;文志杰;吕岩;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是新时代教育领域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重要任务。网络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教育是学校“三全育人”体系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当前高校网络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加强高校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是高等教育进行互联网技术研究的重要责任。本文以地方高校山东科技大学师生共同参与构建校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例,对加强网络运行安全监测技术和安全态势评估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完善校园信息安全制度管理和提升网络安全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升级提供支撑平台。
2022年12期 No.264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 吴魏;郭芳;
针对现有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使用e NSP网络仿真平台进行实验课程设计的解决方案。通过结合e NSP高仿真度、灵活操作和分布式部署的特点,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分为基础实验方案设计和综合实验方案设计两部分,实验方案涵盖了交换机和交换式以太网、虚拟局域网、网络互联和路由协议,以及校园网络构建等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鉴于此,高校老师应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e NSP的优点特性和丰富资源,为改善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探索更加丰富的解决方案,全面提高网络人才培养效果。
2022年12期 No.26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 王亚萍;
伴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在积极地推进着改革,尤其是教育改革的力度都在持续不断地增加,但是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讲,其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使得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全面性能够真正得到有效提升,后续还需要进行深度的研究。而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现阶段社会人才的需求方面其对人才的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以及网络虚拟环境中普遍蕴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因此要求专业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文章针对中职技能大赛网络安全赛项促进计算机教学专业实训改革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供相关读者参考。
2022年12期 No.26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 李亚方;
近几年工业领域信息泄露问题愈发尖锐,严重影响企业良好发展,并给企业形象造成严重损失。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想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有效避免信息泄露或被盗取,应深化工业领域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推进工业领域信息安全保密管理体系创新,从而切实强化企业信息安全保密水平,进而维护各方经济利益与保障工业领域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深化工业领域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主要探究工业领域信息安全保密管理体系创新策略,以期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No.264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 武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事业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给事业单位办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信息安全的风险。近年来,信息安全事件屡见不鲜,而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运行的重要机构,其数据安全直接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方案,供相关读者参考。
2022年12期 No.264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 高梦钰;汪蓉;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个人信息安全具有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个人信息安全在不断受到威胁,社会各界对该问题投入更多关注。本文首先对个人信息定义及泄露途径进行阐述;其次剖析个人信息泄露的现状和问题,旨在通过明确问题,细究其背后真正原因;最后分别从法律、互联网行业和公民个人三个保护方向出发,列举我国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并立足于现有的措施提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
2022年12期 No.264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唐益飞;杨运恒;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行业迎来红利时期,未成年人接触短视频的年龄也越来越低。但由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欠缺、监护人忽视未成年人隐私泄露问题、短视频中有关未成年人隐私保护措施落实效果不佳,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缺失的问题凸显。对短视频中未成年人隐私保护问题调查与研究以期为该领域立法及相关改革提供依据。
2022年12期 No.264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 赵丽颖;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也转变管理模式,档案向着数字网络的方向发展。本文对数字档案信息的内涵以及特性进行分析,并且介绍影响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2022年12期 No.264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任容;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在为保护公民隐私权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侵害公民肖像权,泄露公民隐私信息等问题。因此,对公民隐私权进行有效保护的迫切需要,对人脸识别技术使用主体、范围和方式的困惑,以及对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趋向的担忧促使人们要尽快完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法律规制路径。我国需要通过培育“数据人权”技术运用原则,建立统一的人脸识别技术法律规范体系,以及构建政府为主导的多重监管机制来充分发挥人脸识别技术的积极价值。
2022年12期 No.264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于涵;黄嘉程;
人脸识别系统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但现仍存在在复杂环境中识别不完善性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基于已经较为完善的人脸识别算法,改进的使用了活体识别相关技术辨别是否是生命体同时远距离识别人脸,并采用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及计算机立体视觉理论建立三维模型,以三维立体的角度识别人脸。从而避免了将平面照片及其他非生命体识别为人体而进行人脸识别造成的错误识别。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密码学的发展、应用领域以及如何从立法角度规范密码行业,在发展的基础上切实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2022年12期 No.264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艾克帕尔·亚森;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具有潜在安全隐患。因此,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2021年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法律利益做了初步的理论性规定,但是由于我国近几年个人信息侵权案件频发,现有规定对解决此类问题实效寥寥。故此在202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正式实施。本文通过案件检索发现目前我国关于个人信息案件仍然频发,本文将结合我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历程以及颁布实施的现实意义展开论述。
2022年12期 No.264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王菲菲;
近年来我国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但网络安全事件却呈现持续增加态势。因此,如何有效防护网络安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意在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防护网络安全方面的优势,分析在网络安全问题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应用该技术的必要性,并探讨该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
2022年12期 No.264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 康荣显;王勋;王晓童;刘小龙;张新宇;王玥;
物联网家居系统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鱼缸作为家居中常见观赏设备同样需要物联网家居系统的加入。现阶段,智能鱼缸只能完成较为简单的喂食和维持水温的工作,并没有对其余的环境指标进行控制,无法达到完全智能化控制,导致在使用的时候出现了局限性。这就需要将物联网使用其中,构建自动控制系统,创造良好的鱼缸环境。
2022年12期 No.264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陈永芳;
目前我国城镇燃气管道的铺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燃气系统的建设规模也随之增加,对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强化城镇燃气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还需要积极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燃气管理过程中,促进燃气管理工作朝着智能化以及数字化的态势进行发展,来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燃气服务,本文主要就城镇燃气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
2022年12期 No.264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 骆京昊;
司法人工智能通过智慧司法系统的数据自动记录与分析功能提高沟通质量、利用算法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解决方案等方式实现民事纠纷预防。司法人工智能也存在可辨识及训练资料的丰富性和可靠性不足、数据定量分析不足且缺乏有效的客观验证机制、算法歧视等问题。因而,司法人工智能的预测结果不能作为司法的唯一依据,应构建司法区块链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采取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实时评估及监督等措施进行应对。
2022年12期 No.264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 张林熙;
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仲裁中运用具有趋势性,区块链凭借其独特的透明公开与溯源性,增强其在双方主体之间的信任感。区块链技术带来的独特信息储存机制以及证据保存机制等便利性推动了我国仲裁效率性的发展。虽然区块链的分布式信息及去中心化特点极具优越性,但目前该技术仍处在发展阶段,其去中心化未来发展之路如何与现在我国的中心化监管相互交接是目前的一个难题。另一方面我国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区块链领域,我国仲裁机构对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尚处于基础阶段。借此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了区块链前端控制理论及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势建立符合区块链技术新时代的法律监管制度,使仲裁中的数据以及隐私得到充分保障的同时,大力提高仲裁效率性的可控行为。
2022年12期 No.264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 黄彪;
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医疗服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之举,对于医疗服务高效运转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网络安全问题的防护和管理难点,成为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展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分析信息系统使用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并提出防护和管理网络安全的对策,以期推动医院信息化的建设。
2022年12期 No.264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 赵桂兵;
研究以医院无线网络为基础,对医院医疗信息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先是对医院医疗无线网络的特点进行了概述,接着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医疗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并选择合适医疗信息管理密钥的方式,从加密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压缩模块等模块,实现了基于医院无线网络的医疗信息安全管理。最后,实践证明,在数据的应用下,文章所提出的方法安全管理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同时,也为医院无线网络的医疗信息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2年12期 No.264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 徐锋;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进行技术革新和流程再造,不断提高编发效率,才能够牢牢占据舆论的高地。为此,全国的传统媒体纷纷进行了融媒体改革,进行了“中央厨房”的建设。南通报业传媒集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兄弟媒体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北大方正的软件技术,探索和深入实践了融媒体在技术上的整体虚拟化改造,通过API接口将多个平台整合到一起,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次编辑、多平台发布”的目标,实现了采编业务虚拟化。
2022年12期 No.264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闫育芸;赵首花;张敏;程雅婷;牛创军;
为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社会公众,关注信息环境、消除信息鸿沟的信息无障碍建设,包括老年人、弱势群体等在内的公众公平获取信息资源的程度,值得关注讨论。本文从网民主体增长变化、无障碍相关技术标准、网站无障碍建设应用、无障碍应用场景等方面分析了信息无障碍建设现状,基于互联网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22年12期 No.264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 李静蕾;
随着现代信息化“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投入到互联网行业发展的热潮之中。智慧出行、智能家居、智能警务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新的助力。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部门,首要任务就是要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为此公安机关积极发展“智慧警务”,本文以公安出入境管理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互联网的“用户思维、简约思维、开放思维、平台思维”,在智慧警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公安出入境管理改革创新的新型互联网系统,以此促进出入境改革在新时期的全面提升。
2022年12期 No.264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 吴周正;张磊;
随着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网络空间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于网络安全情报的研究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明确我国关于网络安全情报的研究进程与现状,采用文献计量法,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功能,从2010年-2021年期刊文献的时间分布、作者机构分布以及关键词共现、关键词突现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近十年网络安全情报的研究作者、机构现状,各阶段研究重点分别为信息化、安全策略、信息管理、态势感知、漏洞管理等主题。为我国网络安全情报的理论研究进行一定程度的总结与铺垫。
2022年12期 No.264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陈建;蒋行杰;
公安信息网资源大整合、高共享的发展趋势加大了内部核心业务数据的安全风险,通过数据窃取、越权访问[1]、违规操作等途径获取公安业务数据,造成信息泄露的违规案事件频发,并逐步成为当前迫切需解决的安全问题。本文研究分析了当前公安信息网内部数据泄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建模技术,使用智能算法和模型分析,对终端操作、应用系统访问、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整合、挖掘、应用、溯源,实现对内部数据泄露事件的监测、分析和追踪取证,从而进一步保障公安业务数据的安全。
2022年12期 No.264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 姚媛;
网络时代的“吃瓜”行为具有社交性和娱乐性的双重属性。正确的“吃瓜”有利于提高民众对于社会事件的参与度,但是“吃瓜”跑偏、以事不关己的态度讨论八卦丑闻、围观个人隐私,不仅会使谣言滋生,带来网络暴力、虚假信息占据公众注意力等问题,还会给网络空间治理及社会治理带来困扰。网络围观下的“吃瓜”现象已成为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但是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引导网民独立思考、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平台联动处置机制,适时开展专项督查;从源头整治,对多样化的互联网信息进行监管,筛选过滤优质的信息源;党委领导、企业牵头、社会群众广泛参与,共同治理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舆论生态的自我净化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2022年12期 No.264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 李亚楠;
本文通过对286篇安全情报领域高质量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探析安全情报领域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结果显示:安全情报领域年发文量近年来呈现激增的态势,尚不能确定峰值是否出现;该领域研究力量多元化且结构合理,但是相互联系较弱且缺少实务人员的参与;研究热点集中于国家安全、学科建设、情报分析、情报体系、情报实践五大主题;网络安全、安全管理、学科建设、情报融合、大数据等议题属于该领域研究前沿。
2022年12期 No.264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杨晗竹;
对电力网络安全威胁和防御做了简要分析,分析了特种力量实现电网攻击的基本模型。从攻击者角度,研究了特种力量攻击电力网络的常用方法手段,并给出了防御机制和策略。
2022年12期 No.264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 张敏;闫育芸;姚雨秋;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等已经变成了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购遍全球,电子支付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但是当人们享受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捷之时,也不得不面临各种安全风险。如果在网络购物和电子支付的过程中,网络安全意识淡薄,没有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很可能会带来损失,比如,资金被盗、个人信息泄露等。因此,本文分析了电子支付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探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电子支付安全。
2022年12期 No.264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 阎博闻;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将世界连在了一起,为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是在这繁荣之下也潜藏着难以预料的危机。网络盗窃犯罪也在悄无声息地快速发展,给互联网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本文将以网络盗窃犯罪的相关概念为理论基础,结合网络盗窃犯罪的特点总结当今该类犯罪的侦查难点,为新阶段的侦查工作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侦防对策建议。
2022年12期 No.264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黄港;
刑法第286条第1款和第2款的适用范围和彼此的界限不够明确和“非法控制”的行为特征不够清晰是导致植入黑链行为的罪名适用产生争议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机软件和数据进行了细致分类,并根据行为所针对的软件或者数据类型的不同来判断应该适用第1款还是第2款,这样就很好地明确了刑法第286条第1款和第2款的适用范围和彼此的界限。“非法控制”行为不应具有“排他支配性”,其行为的两个主要特征是“非法性”和“控制性”。植入黑链行为因针对的对象是核心系统程序而不能适用刑法第286条第2款,其又因不满足第1款的构成要件而不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最后因其兼具“非法性”和“控制性”而应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性。
2022年12期 No.264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 杨露;
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和物流寄递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贩毒行为借助网络的智能性、隐蔽性发展成为打击难度更大、治理成本更高的网络贩毒行为。网络贩毒的贩毒渠道呈现多元化,贩毒的过程比较隐蔽,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实践中存在网络贩毒犯罪行为难以发现、贩毒行为跨区域性强,侦查协作、取证难度大等问题,针对网络贩毒的特点和侦查难点,应该拓宽线索来源,加大打击力度;完善取证程序,固定犯罪证据;加强协作,形成打击合力。
2022年12期 No.264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 张旭;
依托互联网的隐蔽性、物流寄递的便利性,网络贩枪犯罪分子各层级结构复杂,犯罪分子在实施涉枪犯罪行为时大量使用虚假身份信息避开侦查机关能够利用实现落地查控的通联渠道,公安机关侦办网络贩枪案件往往面临着涉枪犯罪行为预警发现难、侦查取证难、嫌疑人落地查证难等诸多难题。公安机关应当从转变侦查思维、加强网络巡查防控、加强对物流寄递行业的监管、强化侦查协作、深入剖析研究法律等方面寻求打击这类犯罪的新切入点,以期实现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贩枪犯罪侦查工作效益的提升。
2022年12期 No.264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 王跃;
近些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犯罪金额巨大,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全民反诈的时代背景下,根据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结合H市S区电信诈骗预警劝阻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电信诈骗预警劝阻新对策,探寻更佳的预防和稳控措施,从而提升全民反诈意识,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
2022年12期 No.264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 李子垚;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从2000年开始便席卷全国,并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成为我国侵犯财产犯罪中的主要类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数以亿计的损失,严重危害我国的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征和危害,结合当前国家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困境,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能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效果有所提升。
2022年12期 No.264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张博涵;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态势频发,有一种基于情感信任的诈骗方式也开始慢慢出现,这就是“杀猪盘”电信诈骗案件。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此类案件的诈骗者深谙心理学原理,并且基于理论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作案流程与心理控制手段。本文以某市公安局在2018年所侦破的东南亚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实施的系列“杀猪盘”类案件中的一起案件的相关资料为研究样本,对“杀猪盘”电信诈骗案件的作案环节与心理控制手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控对策。
2022年12期 No.264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 张钊;
刷单行为是伴随网络交易平台发展而衍生的产物,在近几年以刷单行为为诱饵又滋生了网络刷单类电信诈骗,此类电信诈骗主要针对全职太太、青少年等涉世未深的群体,犯罪分子呈团伙化、专业化的特点且追踪难度较大,同时此类犯罪虽然案发量高、涉及范围广、犯罪黑数大,但是涉案金额一般不高。在诈骗过程中,诈骗分子通常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初步筛选期、形象塑造期、取得信任期、扩大攻势期和心理控制期五个阶段逐步强化对被害人的心理控制。因此应当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加强网络监管识别能力、加强反诈宣传、提高国际执法合作能力四个方面对该类犯罪进行预防控制。
2022年12期 No.264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 杨凯;
近些年,我国“网络裸聊”类敲诈勒索案件发生频繁,本文通过Z省H市Z派出所受理的一起“网络裸聊”类敲诈勒索案件进行分析,梳理出该类犯罪的具体流程。同时还发现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会通过信任构建、时机选择、文化约束多种手段对受害者实现精神控制,进而达到敲诈勒索的目的。为有效防止此类犯罪行为的蔓延,应普及相关心理知识,警企联合治理,加强境外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
2022年12期 No.264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 顾文清;李非燕;
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国家间的互联互通变得更加迅捷,毒品问题迅速在全球蔓延,逐渐成为制约各国繁荣发展、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在大数据时代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警务禁毒合作的逻辑起点,就传统方式下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警务禁毒合作所存在的问题:毒源地(区)方面的经济社会积贫积弱和政局动荡、常规作物的低性价比催生复种潮、国家间警务禁毒合作的统一战线形同虚设;对毒品贩卖、转运途径的查处、打击方面的毒品“新面孔”为缉查所带来的困扰、执法能力式微,情报信息缺位;毒品消费国(地区)方面的监管节奏停滞、禁毒舆论宣传缺位等展开分析,拟提出大数据推动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警务禁毒合作发展的新路径:利用网络技术与大数据多元源头治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准确的毒情预测及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禁毒情报信息体系,旨在为大数据时代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警务禁毒合作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2022年12期 No.264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 张起凡;
跨境网络犯罪因其跨境性、隐蔽性、成本的低廉性以及手段的多样性等特点而对国家安全都具有极强的危害性。从国际警务合作的视角出发,当前跨境网络犯罪治理存在着国际组织协调作用发挥不足、立法差异大、网络技术水平不一等问题。应通过强化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加强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的协调、丰富警务合作方式、发挥多种力量合力等途径完善打击跨境网络犯罪的国际警务合作机制,维护世界网络安全与秩序。
2022年12期 No.264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 满真真;
网络直播自出现以来就广受欢迎,是许多新兴网络犯罪的作案环节之一。本文通过搜集北大法宝平台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所涉罪名分布、时空分布对网络直播犯罪案件现状进行整体认识,并对2021年的140个案例逐一分析,从作案主体、作案方式、作案手段三个方面总结其犯罪特点,最后以破窗理论为理论基础,从预防、修复、惩治三个层面提出网络直播犯罪案件的打防对策。
2022年12期 No.264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 何秋雅;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类犯罪由线下转战到线上,传统的接触型传销犯罪也延伸到互联网并呈现出高发的态势。披上网络外衣的传销行为与传统传销相比,具有实施更方便,发展更迅速、危害更严重等特点。此文基于犯罪脚本究其过程主要包括:犯罪准备、发展骨干扩充成员、组建资金流通系统、牟取非法利益。其中,犯罪准备包括组建各类网站,发布具有吸引力的传销信息;发展骨干扩充成员包括对第二级骨干成员的发展和其他会员的吸收;组建资金流通系统则是组织者为安全吸纳非法利益建立起来的一套极具隐蔽性的网络收费体系;最后,成功牟取非法利益就是组织者和骨干成员从精心维护的客户群体的口袋中取得报酬。由于该脚本过程中的任一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导致常规行为的偏离,所以尝试根据犯罪脚本理论对网络传销犯罪控制提供直接依据并设计相应治理对策,使网络传销行为发生较好倾向的偏离(例如犯罪中止、终止)。
2022年12期 No.264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 卢晓婷;
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提升网络生态安全治理能力是推进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1——2021年间CNKI数据库中CSSCI期刊收录的有关网络公共事件研究的578条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考察国内网络公共事件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该学术领域研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影响力不断扩大,热点主题涵盖网络公共事件本身的基础理论、舆情治理与危机应对、演变规律与传播机制研究等维度,但在合作网络、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方面尚存在待改进与提升之处。
2022年12期 No.264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 郭得富;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全面介入现代社会生活,算法分析和社交机器人等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创新深刻改变着信息的生产及传播方式,进一步影响互联网舆论引导的整体格局,人工智能俨然已成为舆情治理的重要变量。智能化舆情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涉警舆情是当前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做好涉警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是亟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2022年12期 No.264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 谭扬帆;
网络舆论是新媒体时代下舆论的衍生品,当前网络环境的复杂化及警察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导致公安民警在现场执法过程中产生消极后果是不可避免的,在网络舆情发酵迅速的形势下,警察可能面临社会、单位和公民的多重谴责。警察履行职责和作用的发挥会因执法权益保障的缺乏而受到限制,以平衡法学理论、有限理性论和公务豁免理论为支撑,在加强网络舆论规制的同时构建完善的执法免责机制,保障警察合法的正当执法权益,实现限制警察执法权和保障人权的统一。
2022年12期 No.264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 骆成玺;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公安工作面临着重大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运行机制的构建能够实现多警联动、情报引领、数字赋能、预战结合、扁平化指挥,有利于贯彻做精机关、做优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的大战略,提升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履行好新时代公安机关的职责使命。目前我国“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运行机制的构建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包括警种联动不足、大数据改革不深入、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对“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运行机制在大数据时代的构建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2022年12期 No.264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 谢冬;
自媒体生态下,涉警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时效性、多元性、非理性、紧迫性等特征。本文在分析4R危机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将其应用于涉警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以此划分为了潜伏期、爆发期、反复期和消散期四个阶段。公安机关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加强舆情信息监测水平、建立舆情预警触警机制、发挥意见领袖引导能力等,从而不断优化涉警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提升警察危机管理水平,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强国。
2022年12期 No.264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